起订量的降低仅仅是酒厂拉低底线以适应当下酱酒生存环境的一个缩影,散酒价格下降也成为印证当下行业发展的一个侧面。在茅台1915广场附近销售散酒的店铺中,曾一度动辄高达百元的散酒最低价格触及30元/斤。一家茅台镇知名酒企工作人员透露:“行业降速最快反映在散酒价格上。现在很多散酒已经低至30—50元/斤,这在以前是很难看到的。”当问及30元/斤对酱酒散酒的意义时,该工作人员表示:“酱酒品质最好的就是大曲坤沙酱酒,这类酒的销售底线元/斤,基本可以理解为这个价格是坤沙酒的标准线。现在很多散酒已经低至30元/斤也就意味着,酒厂几乎保本儿出售,利润空间已拉到最低。”
此前,仁怀市发布《仁怀市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送审稿)》,整改茅台镇近600家“小散弱”企业。其中,茅台镇仁溪沟、兰家湾、青草坝和岩滩片区将作为试点整治区域率先展开治理工作,治理方法将综合采取关停拆除、兼并重组、改造升级、转型发展等措施,探索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不仅如此,仁怀市还曾下发《仁怀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其中仁怀市将着重推动“小散弱”企业“退镇进园”,形成白酒引导企业向核心区以外的产区、名酒工业园集中集聚。
伴随着酱酒赛道回归理性,酱酒销售收入与利润增速也逐渐从双位数增长回归个位数且均低于5%。北京商报记者整理数据发现,2021—2024年,酱酒销售收入从1900亿元增长至2400亿元,但增速逐步放缓,分别为22.6%、10.5%、9.5%以及4.35%。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酱酒利润层面,2021—2024年,酱酒利润从780亿元增长至970亿元,但利润增速分别为23.8%、11.5%、8%以及3.19%。
与中小型酒企动辄关停酒厂不同的是,头部企业在产能上虽受影响出现一定收缩,但由于抗风险能力更强能够支撑其穿越周期。以贵州茅台为例,2024年全年茅台酒基酒产量约为5.63万吨,同比减产约900吨,这也是茅台酒近年来首次产量收缩。尽管产量下降,但贵州茅台扩产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贵州茅台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续产能建设与投放,茅台会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原辅料供给、工匠队伍配备等因素,结合市场情况,科学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