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枢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基石,是观察山东经济韧性、潜力与质量的重要窗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本报今起推出“县域经济样本调查”系列报道,组织记者深入园区、企业、乡村一线开展蹲点调研,旨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县域案例,解剖麻雀、探寻规律,真实反映经济发展的蓬勃实践,深度解码特色产业的成长逻辑,客观剖析转型升级的痛点难点,力求为壮大县域经济察实情、谋实策、出实招,敬请关注。
“那时候想看看人家的核心部件,比登天还难。”时至今日,山东科瑞油气装备有限公司钻井装备事业部执行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高猛,还是会想起自己20年前刚入行时参加国际展会的情景:国外大厂的展位前大排长龙,中国厂商的展位前门可罗雀。有次两个外国客户路过,低声议论“Made in China,unreliable(中国造,不可靠)”,这句话像一根刺,扎得他彻夜难眠,“凭什么中国制造就该被看不起?我们一定要做出能跟他们掰手腕的钻机!”